Search



身為主動投資人,我也不斷在追求 Alpha,即超過大盤的報酬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
身為主動投資人,我也不斷在追求 Alpha,即超過大盤的報酬

在無槓桿、純做多的情況下,Alpha 大概有兩種:上檔的 Alpha、下跌的 Alpha,講白話點就是低風險高報酬

最強的投資人可以兩個都拿到,甚至透過槓桿再創造更多。前幾篇介紹了巴菲特早期的投資模式,他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在低點加大 general 的部位,因為他的選股能力強,他在上漲的過程可以拿到 Alpha,而當股市估值高的時候,他開始加大 work-out 和 control 的部位,在跌的過程也拿到 Alpha,另外透過 control 他在低檔可以槓桿:他寫到 1963/1/2 Dempster 得到一個無擔保貸款 1,250,000

這是我目前想到最強的 Alpha

再仔細想想上檔的 Alpha、下跌的 Alpha,如果只能選一個,你選哪一個?多數人可能選前者,但我要後者,這是數學:見圖

我知道這樣說太過簡化,只是這幾天在想疫情的事情特別有感覺。寧願少賺,也不要因為太過積極下的大錯。巴菲特說過波克夏上槓桿大概 99% 會賺得比現在多得多,但他不想承受那 1% 的風險

對風險寧願準備太多,也不要毫無準備

至於投資到底是不是在追求 Alpha、尋找投資優勢等等的問題,我還沒完全參透。James Carse 寫的 實在有點難唸,可能需要先看看 Simon Sinek 的 了..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謙虛學習投資知識 快樂分享投資理念 阿堯投資筆記部落格 http://joey980161.pix
View all posts